孫子兵法

不戰而屈人之兵 · 知彼知己 · 奇正相生

《孫子兵法》成書於春秋末期(約公元前512年),作者孫武,被譽為「兵學聖典」,不僅是軍事經典,更是戰略思維、領導哲學與危機管理的寶庫。全文僅6000餘字,分十三篇,其智慧超越戰場,直指人性與組織運作本質。

本文依據中華書局《十一家注孫子》及銀雀山漢墓竹簡本,提煉五大核心智慧,並結合現代企業管理、領導力與心理學實踐。

孫子兵法古戰場

一、全勝:不戰而屈人之兵

最高明的戰略不是打敗敵人,而是不戰而勝。透過佈局、威懾、聯盟,使對手自動退卻。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孫子兵法·謀攻篇》

現代應用:企業競爭不應只靠價格戰,而應建立品牌護城河、客戶忠誠度與生態系統(如 Apple、Tesla),讓對手「無從下手」。

二、知彼知己:情報與自我覺察

「知彼」是市場洞察、競爭分析;「知己」是資源評估、文化自省。兩者缺一不可。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孫子兵法·謀攻篇》

現代應用:SWOT 分析、客戶旅程地圖、360度領導力評估,皆是「知彼知己」的現代工具。

三、勢:創造不可逆轉的趨勢

「勢」非力量,而是結構性優勢。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孫子兵法·勢篇》

現代應用:企業應聚焦「造勢」——如數位轉型、ESG 趨勢、AI 浪潮——而非僅要求員工「更努力」。

孫子兵法

四、奇正:常規與創新的動態平衡

「正」是標準流程,「奇」是突發創意。高明領導者能「以正合,以奇勝」。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孫子兵法·勢篇》

現代應用:企業需同時建立 SOP(正)與創新實驗室(奇),如 Amazon 的「Day 1」文化。

五、將道:領導者的五大德行

孫子提出將領必備五德:智、信、仁、勇、嚴。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孫子兵法·計篇》

葉子偉 Nick Yip 專欄|孫子兵法 × 心理學 × 領導力

在企業培訓中,我常引用《孫子兵法》作為領導力框架:

《孫子兵法》不是權謀之術,而是系統思維與人性洞察的結晶。在 VUCA 時代,它比 ever 更 relev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