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基本事實,計算企業內在價值,不被市場情緒和股價波動影響判斷。
投資案例: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
1988年巴菲特運用第一性原理,分析可口可樂的品牌護城河、自由現金流、全球擴張潛力,計算內在價值遠超市價,投資13億美元,目前市值超過250億美元。
價值投資
內在價值
查理·芒格名言:「告訴我會死在哪裡,我就永遠不去那個地方。」先思考如何避免虧損。
風險管理
分析投資虧損常見原因:過度槓桿、追高殺低、缺乏分散、情緒決策。反向思考避開這些陷阱,比追求高報酬更重要。
風險管理
芒格智慧
系統化評估企業優勢、劣勢、機會、威脅,找出投資安全邊際和成長潛力。
企業分析
評估投資標的如台積電:技術優勢(S)、資本密集(W)、AI晶片需求(O)、地緣政治(T),系統化決策是否投資。
企業分析
策略評估
看穿表面價格波動,深入理解經濟週期、貨幣政策、心智模式等深層驅動力。
週期洞察
2008金融危機表象是房價崩跌,冰山下的真相是過度槓桿、監管鬆散、金融衍生品泡沫,理解深層原因才能避險。
深度分析
週期判斷
思考決策的第二層、第三層後果,理解複利威力和長期風險的指數效應。
複利奇蹟
投資100萬,年報酬10%:10年270萬(1.7倍)、20年673萬(6.7倍)、30年1745萬(17.4倍)。二階思維看見時間的魔法。
長期思維
複利效應
將投資理論轉化為可驗證假設,用數據和回測驗證而非盲目相信。
策略驗證
假設:「低本益比股票長期表現優於大盤」。回測1990-2020年數據,驗證假設是否成立,找出有效投資策略。
數據驗證
回測分析
Michael Porter框架,分析產業競爭強度,找出高護城河、低競爭的優質賽道。
產業選擇
醫藥產業:新進入者威脅低(專利保護)、替代品威脅低(生命必需)、買方議價力中等,是長期投資的優質產業。
產業分析
護城河評估
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分析方法,系統化拆解企業營收、成本結構。
財務分析
分析阿里巴巴營收:電商(淘寶/天貓)、雲計算、數位媒體、創新業務,按MECE拆解無遺漏無重疊,精準評估價值。
結構化分析
財報解讀
拆解企業從研發到售後的完整價值鏈,找出競爭優勢和利潤來源。
競爭優勢
蘋果價值鏈優勢:設計研發(創新)、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品牌行銷(溢價能力)、生態系統(用戶黏性)。
企業分析
競爭力評估
尋找無競爭市場空間的投資標的,避開紅海競爭,獲取超額報酬。
創新投資
特斯拉開創電動車藍海,Netflix創造串流藍海。及早發現藍海企業,投資報酬可達10倍以上。
成長股投資
趨勢判斷
區分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需求,設計超越客戶預期的金融產品。
產品創新
分析金融產品需求:安全性(基本型)、便捷性(期望型)、個人化建議(魅力型),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產品設計
客戶需求
結構化決策分析,系統評估投資選項的風險與報酬。
投資決策
評估債券vs股票vs房地產:設定目標(報酬率10%)、權重(風險30%/流動性20%/報酬50%),量化最優選擇。
決策工具
風險評估
Must/Should/Could/Won't財務目標優先級排序,聚焦核心理財目標。
目標管理
Must:緊急預備金、Should:退休金準備、Could:子女教育基金、Won't:奢侈品消費,理性配置資源。
目標規劃
資產配置
Porter國家競爭力模型,評估國際投資的產業生態優勢。
國際投資
評估越南製造業投資:要素條件(勞動力)、需求條件(全球出口)、相關產業(供應鏈)、策略結構(政府支持)。
國際投資
產業分析
區分緊急/重要的四象限,優先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長期投資。
時間管理
重要不緊急:退休金規劃、資產配置(優先處理);緊急不重要:短期套利(委託或忽略),聚焦長期財富。
優先級管理
長期規劃
將投資組合分為明星/金牛/問號/瘦狗,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策略。
組合管理
明星股(高成長科技股加碼)、金牛股(穩定配息股收割)、問號股(新興產業觀察)、瘦狗股(虧損股出清)。
組合管理
動態配置
精準匹配客戶痛點與金融產品價值,設計符合需求的理財方案。
需求匹配
退休族痛點:通膨侵蝕、長壽風險。價值主張:配息穩定ETF + 年金保險,解決退休現金流焦慮。
需求分析
產品設計
跳脫傳統投資框架,發現非主流但高報酬的投資機會。
創新投資
傳統:買股票。水平思考:投資被低估的智慧財產權、收購價值被忽略的域名、另類資產如藝術品NFT。
創新思維
另類投資
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成長四維度評估投資績效。
全面評估
評估投資組合:財務指標(報酬率)、風險指標(波動率)、流動性指標、知識成長(投資能力提升),平衡發展。
績效評估
多維分析
替代/結合/調整/修改/他用/消除/重組,創新金融策略和產品。
策略創新
傳統定存→結合(定存+保險)→替代(高息債券)→調整(階梯式到期),創造更優投資組合。
創新工具
策略優化
量化評估多個投資選項,設定權重和評分計算最優方案。
量化決策
比較房貸方案:利率(40%)、彈性(30%)、手續費(20%)、服務(10%),量化評分選擇最適合方案。
量化分析
理性決策
在腦中推演極端情境,理解經濟學原理和市場行為本質。
思想實驗
思維實驗:如果利率歸零會如何?理解通縮風險、資產泡沫、貨幣政策極限,深化投資智慧。
深度思考
情境推演
分析金融生態系統中各方互動,找出價值流動和投資機會。
生態分析
金融生態:銀行(資金供給)、企業(資金需求)、投資人(風險承擔)、監管機構(規則制定),理解互動找機會。
生態思維
系統分析
80%財富來自20%資產,聚焦核心投資創造最大價值。
聚焦核心
分析投資組合:20%核心持股創造80%報酬;20%金融知識產生80%投資價值,聚焦關鍵少數。
資源聚焦
效率優化
Design For Six Sigma,從設計階段優化投資組合,最大化夏普比率。
組合優化
設計投資組合時:定義目標(年化10%)、量測風險(波動15%)、分析相關性、改善配置、控制再平衡。
組合設計
風險優化
在腦中預演投資策略的各種結果,提前發現風險和機會。
情境預演
模擬:股市暴跌30%我的組合表現?心理承受度?現金流是否足夠?提前準備應對方案。
風險預判
情境模擬
Nassim Taleb理論,理解極端事件對財富的毀滅性影響,建立反脆弱組合。
尾部風險
2008金融海嘯、2020疫情都是黑天鵝。策略:保留現金(避免強制賣出)、分散投資(降低單一風險)、黃金避險(危機保護)。
風險管理
反脆弱
對投資策略進行壓力測試,模擬最壞情況,找出脆弱點。
壓力測試
紅隊挑戰:如果Fed升息5%?如果中美脫鉤?如果AI顛覆產業?測試組合韌性,提前調整。
壓力測試
風險預警
理解市場參與者的策略互動,在納許均衡中找到最優投資位置。
策略互動
理解央行與市場博弈:Fed鷹派→市場預期→提前反應。掌握博弈邏輯,領先市場一步。
策略分析
市場行為
理解不同價值觀層級對財富、風險、ESG投資的不同看法。
價值觀演化
藍色(傳統):穩定儲蓄;橙色(成就):積極投資;綠色(社群):ESG責任投資;黃色(整合):平衡多元價值。
價值觀
投資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