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將複雜問題簡化至其最基本、最核心事實的思考方式,如Elon Musk拆解火箭成本。
問題解決
2
將事物視為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整體(系統)來看待,理解複雜系統的動態行為。
問題解決
3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芒格名言:先思考如何避免失敗,而非只想如何成功。
決策分析
4
分析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機會/威脅的經典戰略規劃框架,廣泛應用於商業決策。
策略規劃
5
豐田生產系統工具,通過連續提問「為什麼」來追蹤因果關係鏈,找到問題根本原因。
問題解決
6
系統思維工具,區分浮出水面的事件和隱藏其下的模式、結構、心智模式四個層次。
問題解決
7
一套以人為本的創新解決方案設計流程,包括同理心、定義、構思、原型、測試五步驟。
創新創意
8
不僅考慮行動的直接後果,更要考慮後果的後果,避免短視決策。
決策分析
9
科學方法核心,基於觀察提出可驗證的假設,通過實驗數據驗證或否證。
問題解決
10
Tony Buzan發明,將思維過程可視化的圖形工具,模擬大腦的放射性思考方式。
創新創意
11
Edward de Bono創立,將不同類型的思考(事實、情感、批判、樂觀、創意、流程)分開進行。
決策分析
12
Michael Porter經典框架,分析產業競爭力量(新進入者、替代品、買方、供應商、競爭者),評估盈利潛力。
策略規劃
13
McKinsey核心方法論,確保分類之間相互獨立(Mutually Exclusive)且完全窮盡(Collectively Exhaustive)。
問題解決
14
Michael Porter框架,將企業活動分解為主要活動和支持活動,識別價值創造環節。
策略規劃
15
Google等矽谷公司使用的目標管理法,設定目標(Objectives)和可衡量關鍵結果(Key Results)。
策略規劃
16
視覺化工具,將核心問題放在樹幹,向下分析根本原因(樹根),向上追溯影響(樹枝)。
問題解決
17
通過六個基本問題(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全面了解事件,確保信息完整。
問題解決
18
Chris Argyris理論,不僅調整行動(單迴路),更反思並修正基本假設和政策(雙迴路)。
創新創意
19
W. Chan Kim & Renée Mauborgne提出,開拓無人競爭的藍海市場,而非在紅海中廝殺。
策略規劃
20
項目管理核心技術,找出決定項目總工期的最長任務序列,優化資源配置。
策略規劃
21
Noriaki Kano博士提出,將客戶需求分為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優先資源創造驚喜。
創新創意
22
美國空軍上校John Boyd提出,觀察→定向→決策→行動的快速決策循環,保持競爭速度優勢。
決策分析
23
系統性的問題解決和決策制定方法,包含情況分析、問題分析、決策分析、潛在問題分析四步驟。
問題解決
24
情境(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結果(Result),有力的故事敘述和經驗總結框架。
策略規劃
25
Must have, Should have, Could have, Won't have 的優先級排序法,聚焦核心目標。
策略規劃
26
Michael Porter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分析要素條件、需求條件、相關產業、企業策略四大要素。
策略規劃
27
前蘇聯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從200萬專利中萃取40個發明原理,系統化創新方法論。
創新創意
28
英國設計委員會提出,探索→定義→發展→交付的發散收斂創新流程。
創新創意
29
按「緊急」和「重要」兩個維度對任務進行分類,優先處理重要不緊急的任務。
決策分析
30
Barbara Minto麥肯錫方法論,結構化思考和表達,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策略規劃
31
波士頓矩陣,基於「相對市場佔有率」和「市場增長率」分析產品組合,分為明星/金牛/問號/瘦狗。
策略規劃
32
Kaoru Ishikawa因果分析圖,從人機料法環5M1E系統化識別和組織問題潛在原因。
問題解決
33
Alexander Osterwalder工具,將客戶任務、痛點、收益與產品價值主張精準匹配。
創新創意
34
Edward de Bono創新思維法,跳出邏輯框架,尋求不同的、非顯而易見的創意路徑。
創新創意
35
Kaplan & Norton提出,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衡量組織績效。
策略規劃
36
Kurt Lewin變革管理工具,識別推動變革的驅動力和阻礙變革的抵抗力,評估變革可行性。
決策分析
37
創意檢核表:替代(Substitute)、結合(Combine)、調整(Adapt)、修改(Modify)、他用(Put to another use)、消除(Eliminate)、重組(Reverse)。
創新創意
38
結構化決策工具,設定評估標準和權重,量化評分選擇最佳方案。
決策分析
39
愛因斯坦常用方法,在腦海中推演極端情境,發現深層洞察,無需實際操作。
創新創意
40
定義→衡量→分析→改善→控制的質量管理循環,GE等企業使用的流程改進方法,追求99.99966%完美。
問題解決
41
超越線性價值鏈,分析商業生態系統中多方(顧客、供應商、競爭者、互補者)的複雜網狀互動。
策略規劃
42
擁抱變化、快速迭代、用戶反饋驅動,Spotify等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來源。
創新創意
43
義大利經濟學家Vilfredo Pareto發現,80%的效果來自20%的原因,識別關鍵少數聚焦核心。
決策分析
44
Design for Six Sigma,從設計源頭確保質量,在設計階段就融入質量要求,而非事後改善。
問題解決
45
在腦中預演未來情境或回顧過去事件,運動員和軍事指揮官常用的決策訓練方法。
決策分析
46
Shell石油公司方法,構建多個合理且不同的未來情境(樂觀/悲觀/中性),應對不確定性。
策略規劃
47
Nassim Taleb理論,極其罕見、不可預測、但影響巨大的事件,建立反脆弱系統應對極端風險。
決策分析
48
軍事演習方法,主動扮演批評者、對手或敵人的角色,挑戰主流假設,發現盲點和脆弱性。
決策分析
49
John Nash諾貝爾獎理論,分析決策主體在相互依存環境下的策略互動,找到納許均衡。
決策分析
50
Clare Graves理論,描述個人、團體或社會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如何從生存到整合的螺旋式演變。
創新創意